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成绩差,不优秀,而是ta从来不肯努力,永远以消极怠工的态度面对世界:懒惰、耍赖、总是满腹牢骚、吃不了一点苦……

孩子啊,如果跑不快,我们可以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地成长,但我们不能因为跑不快就变得跑不动,一直停留在原地混过一天是一天。

只有努力,人生才有可能过得更好,不努力,生活不会对谁怜香惜玉。

有个当老师的朋友前两天在群里抱怨,说这年头当老师真难,现在的孩子总有那么一些懒惰不爱动脑子的,作业做不来就不做,上课听不懂就不听,不管做什么事情稍微碰上点困难就要想放弃。更无奈的是家长还由着他们,美其名曰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不给他们压力。

“不是我说,尊重孩子也不是这么个尊重法,孩子一逃避不是教着他们去面对,把不会的学会,反而是顺着他们的消极态度这么下去,这些孩子还能学什么啊?学不会可以慢慢学,哪怕到最后都没成功好歹努力过,但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那这辈子都别想学好了。什么事情碰上些挫折就逃避,从来不尝试不努力,这不仅是某件事情学不好,关键是这个孩子的处事态度就这样定型了,以后ta不管碰上什么事都是这态度,那这辈子什么都别想学了!”

“小孩子啊,可以不优秀,但绝对不能不努力。”——吐槽到最后,我的朋友得出了这样一句结论。

其实,不用等到那个孩子长大,如果那个孩子继续这样成长下去,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能让我们看到这个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有个亲戚,如今已经在一间名气颇大的公司担任主管,不说功成名就,也算得上社会精英。我问她有什么成功的窍门么?她却说其实她曾经也有过一段凡事不愿努力,一遇挫折就后退的状态,那个时候的生活很颓废,很失败,她觉得生活一片乌云笼罩。

那段时间,她刚毕业一年多就换了五六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行政助理,她只干了一个月就辞了,她嫌工资太低了,事情还那么繁琐,一个不小心就会做错;

第二份工作是客服,每天面对千奇百怪的电话,被拒绝甚至辱骂都是常事,她实在受不了,她觉得干这份工作自尊都没了,何况工作的时间还不太稳定,没干两个月,她又辞了;

第三份工作是做校对记录,倒是不累也不用与别人接触太多,但机械、枯燥,她想到自己要做着同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实在太可怕了,三个月下来她觉得自己快疯了,赶紧走人;

接下来她又这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地度过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又是两三份工作,然而跟之前一样,都不长久,她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愿意做下去。这个太难,那个要熬,这个学不到东西……自我升值那些事就更不可能了,白天已经工作了一天,晚上要抽出时间玩乐一下。

就这样,她继续忙着找工作辞工作,心中苦恼万分,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呢?她听说最开始那份工作跟自己一个组的小姑娘已经干上小组长了,老板很器重她,干了一年已经有了不错的工资和前景。她想,早知道当时忍一忍,说不定现在自己干的也不错,一年其实也没有很久,怎么当时自己就没忍下来呢?真是倒霉啊……她一边羡慕着别人优越的生活,一边抱怨着自己命不好。

想起刚毕业时的豪言壮志,那个时候她亲口跟爸爸妈妈说:“以前都是你们养我,接下来我工作了,开始让我来养你们了。”然而理想总是很丰满,如今工作的工资都是入不敷出,没工作的时候更是彻底需要父母来接济。她终于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哭完,她开始痛定思痛,她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浮躁懒散的生活态度只会让她的生活越来越糟,她不努力,生活也不会对她怜香惜玉,只有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改变现状,让自己过得更好。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说的是五代时的一位名人,叫梁灏,他一生有大半的时间在进京赶考。

梁灏从小爱读书,立志要考上状元,哪知成年后虽然屡次进京赶考却屡屡不中,直到后来他儿子都考上了状元,他却依然未中。换了旁人大概早就放弃了,但梁灏并没有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他鼓励自己:我每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传说他一生考了四十次,终于考上了状元。

人若如梁灏一般,当不当状元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皓首穷经,学而不厌,纵然没有功名也足可满腹经纶,流芳万世。

这就是努力的结果,人或许会失败,但努力会让你的失败都变得有价值。某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只是这件事情的结果,而人行动上的努力与否则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一件事情的结果不是你一生的结果,你的生活态度才是决定你人生的关键。

告诉孩子,人可以不够优秀,可以没有功成名就,但人不能不努力。

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人可以对每一个问题都逃避过去,消极敷衍的人生态度只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比起放弃,尽自己所能,正视困难和问题,努力地学习、工作、担当,这才是把握人生应有的态度。

要让孩子知道,未来的人生还有重重考验在等着他们,而努力可以带给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带给他们随时出发、前进的勇气。即使失败了,也让他们仍有勇气重新站起来,而不是直接躺在地上、钻进洞里。

屡战屡败的人,要比一蹶不振的人让人倾佩得多。

从努力的生活态度中学习来的,不是漂亮的分数,响亮的名声,而是适应生活,应对未来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努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