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只是几次英语考试考砸了,父母或老师是否就说你在语言上没有天赋?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说法,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从此在英语这一门功课上得过且过?

也许,你只是爱没心没肺地说几句笑,身边的人是否就评价你是个「幽默」的人?而你是否认同了他们的评价,在日后的每一次聊天里都刻意找寻展现自己「幽默」一面的机会,却时不时也会不小心玩砸、把气氛搞到非常尴尬?

「没有语言天赋」也好,「幽默」也罢,这些他人给我们贴上的标签,看似是在了解情况后作出了负责任的评价,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不愿意深入了解便匆忙将人分类的一种精神偷懒。但糟糕的是,如果我们认同于他人一时贴上的「标签」,有意维持正面「标签」给自己带来的形象,对负面「标签」也采取消极认可的态度,那对我们的成长将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读初中的时候,也许真是有些天赋的因素,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茅,而数学成绩却往往惨不忍睹。家长也好,班主任也好,都说这孩子有语言天赋,适合读文科,理科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在这些「标签」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认为自己真的有语言天赋,在英语学习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而既然不适合读理科,那数理化就随便应付一下得了。到了高中,由于被分配到实验班,身边不乏优秀而又刻苦的同学,在这里,我的英语天赋比不过别人的朝夕努力,我的数学更是惨得一塌糊涂。我迷茫了,难道天赋不是比努力更重要吗?为什么天赋还会输给努力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逃避去想这些问题,将最好的时间荒废在网吧上。但高二以后,我开始有意去恶补数学,在英语上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两门功课的成绩都排到了前列的位置。

这其中的改变涉及到了两种思维模式,在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里,这两种思维模式分别叫做「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持有「整体理论」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很聪明、很有天赋,并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必须归功于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固定的、无法再改变的「整体」。而采取「渐进理论」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目前的成绩有赖于不懈的努力,并认为循序渐进的努力可以让自己做得更好。在遇到挑战时,「渐进理论」者更有可能去迎接挑战,将未来的成功与当下刻苦努力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理论」者则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并以简单的「聪明」、「愚笨」或是「好」、「坏」来评价自身,倾向于采取「无助反应」。

对「整体理论」者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外乎是别人有意无意给他们贴上后产生了自我认同的一种「标签」。初中的时候,我认同了父母老师给我贴的「标签」,采取了「整体理论」的思维模式,在英语方面认为「天生我材」,不需要太努力,在数学上则深信自己「生来不是那块料」,努力了也没用,于是他人贴「标签」时的精神偷懒转化成了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实际偷懒。等到升上高中,在真正优秀而又刻苦的人面前,所谓的「天赋」根本不堪一击,我便又跟大部分「整体理论」者一样,开始逃避现实。所幸的是,在迷失过后,我尝试了去努力,无意间成了一名「渐进理论」者,最终也靠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过,我要讨论的既不是努力跟天赋哪个更重要,也不是努力了是否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标签」。正面的标签固然是一种肯定,但如果我们美滋滋地享受着这些标签给自己带来的飘飘然,并在生活中刻意寻找机会去证明这些标签的正确性,那我们自身就会被标签所绑架,要么拼命维持标签给自己树立的形象,要么某一天被标签外的因素所打败。同样地,一旦我们认同了反面的标签,那我们在某一方面就很难再取得成长,面对人生中的失败时更容易放弃自己,在沮丧中日趋沉沦。

以我读书时看到的一些同学为例,他们成绩往往一般,会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认为这些同学「天生聪明」,所以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而自己的爹妈给了自己一副「资质愚钝」的大脑,自己明明「努力」了也没见成绩有什么提高,于是便会进一步否定自身,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不乏这种以「天赋论」去论断他人及自身的人,我们必须小心他们给我们贴上的标签,当然,更要小心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在固化的标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一个可以不断成长的个体,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勤能补拙的道理,也应该融入到每一个「笨蛋」的血液中去。真正的赢家,不是一次成绩就被贴上了标签的「天才」,而是无论成功失败,都敢于撕下标签,在不断的努力和反思中追求更好的每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