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而且把专业的选择提前到高一年级,这也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到了新高度。新高考的考录方式,从原来的“选学校”变为“选专业+学校”,考录方式与未来专业和职业息息相关,原先只是作为心理课一隅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跃成为学生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有些家长开始正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的指导。不过,依旧有不少学生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心中还是一片茫然。还有一些老师反映,家长们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也显得有些“不太给力”。
 
  职业规划是新高考第一步
 
  新高考实行“3+3”考试,选考的三门科目不仅有必考题,还有加试题,这使得学生不得不在高一时就要做出选择。而学什么又直接决定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以及今后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将彻底改变学生进入大学才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局面。
 
  新高考的“专业导向”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样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提早摆上了学生的高中课程中。
 
  “新高考最大亮点是彰显选择性理念,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选’上面还需要很大的助力。”一位重高的校长表示表示,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学生不会选择,不知道怎么选择,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无论怎样,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迫切需要开展几项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有的学校给学生们做了专业的职业测评,并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大学和专业信息;有的学校安排高一所有班主任都参加了省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训,日前还邀请北京大学高级职业指导顾问吴梓境为学校高一、高三年级学生做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甚至有些高中准备带着学生进入企业,以实践体验职业……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一些高中顺应了改革措施,以多种形式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和辅导。有些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贯穿高中三年。
 
  孩子有点茫然
 
  家长有点“缺席”
 
  虽然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示“有点茫然”。
 
  “现在我最纠结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要选什么专业,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一位高中生在学校给他们做了职业测评,还为他们提供了大学和专业的信息后,依然对于自己的选择还是有点“懵”,不知该如何选。
 
  茫然的除了学生外,家长们职业规划参与度低也成了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
 
  “我们专门给家长开了几次新高考解读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交流会,但很多家长还是不太清楚,而且比较依赖学校,觉得专业选择、制定规划应该学校来做,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需要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环节,尤其家长的参与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来看,大部分家长在职业规划的参与度还是比较低。
 
  “不是不想参与,实在也无从下手。”家长杜先生有些无奈,虽然自己很关心孩子的专业、职业方向选择,但却有些力不从心,不知该从何下手。“真的不太懂,不知道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建议,无从下手,不如交给学校,比较专业。”杜先生表示。
 
  职业规划教育急需加强
 
  面对学生和家长表现出的问题,不少专家表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还需加强。
 
  “学生们面对选择感到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了解。”一位职业规划指导如是说,目前省里各高校的专业类别所需科目还未出台,所以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可以理解,趁这段时间多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对找准自己的方向有很大的帮助。
 
  采访中,有校长表示,目前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课程标准,师资也是“应急培训”上岗,专业性不是很强,也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对全校学生开展,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但很多情况下却不能给每一个学生一对一地做针对性指导。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应该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完成。这已经成为校长们的共识。
 
  总的来说,高中生涯规划并不是某一位或者某几位老师的事,每位老师和孩子父母都应该参与其中。如果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知道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那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就成功了。
 
  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是凭空就能想出来的,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特长,所以选择优秀的实践活动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