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一边在认真上课,努力完成大学研究生的学业。同时,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参与教学工作,来自各个城市的小学生都会准时在学而思网校跟我会面,听我给他们讲语文课,这些可爱的孩子承受着比我们在此年龄段更重的升学压力,而我也希望在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美好。每当有些孩子犯懒不想做我布置的积累工作时,我就会很严肃地告诉他们:“认真的孩子不会输,努力的孩子不会输!”,他们大多听过我苏州求学并考入北大的故事,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念书。
 
  “拼命三郎”的高中生活
 
  我经常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过程,唯一特殊的,可能就是从西北学到了江南,再从江南考到了北方。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新疆呼图壁县就读,很普通的小县城的小学校。到现在为止,我都很感激当时父母为我选择的道路——去外地上学。就这样,我努力通过考试,来到江苏苏州新区第一中学,开始了我到现在为止近十年的在外求学生涯。
 
  在高中之前,我没有出过新疆半步。而十六岁的我,所经历的这次“远离”却是异常辛苦。当年考上苏州新疆班的孩子统一到乌鲁木齐火车站,统一坐四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一定要强调是硬座!),统一到苏州的学校。一年中我们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就是在暑假,而寒假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着学校发的年货,一起看着春晚,思念着家人。记得第一年从苏州返回新疆,当这些远离家乡一年的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亲人时,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整个火车站都是家长和孩子的哭声,可想而知这思念之切。
 
  但是,在这所谓的艰辛中,我还是会说,苏州的高中生活是我真正学习的开始,甚至我敢说,如果没有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生活,我应该也不会考到北大。江苏的教育质量应该是大家公认的,而考卷难度也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所以面对这样的压力,你必须从那些傲娇的不适应中摆脱出来,变成高考中的一名战士。说“战士”一点都不夸张,回想当年分科之后,我和文科班的姐妹们(文科班90%都是女生)可以说是学校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早起,成为我们的天然属性,江南的时间五点起床一点都不过分。起床之后,去基本没人的食堂打好早饭,带早饭去教室,冲杯咖啡,然后带着今天要背的书去固定的背书地点。到六点多,走廊、操场、公园、大厅等各个角落都会传来此起彼伏的背书声,直到快进入早读时间,我们才回到教室,开始一天的课程。
 
  我相信任何一个本地生都会被我们的一个举动吓到——跑去吃午饭。下课铃一打,就可以看到新疆班的孩子成群结队地狂奔向食堂。对于奋斗在一线的小伙伴和我来说,抢着吃饭不是我们有多饿,而是尽可能地节约时间,在第一时间吃饭而不是浪费时间排队,快速吃完饭而不是在餐桌上谈笑风生,这样就可以在午休之前有多余的时间背书。当我们中午背书背到口干舌燥、汗流浃背之际,再缓缓走回教室,拿出抱枕,趴在书桌上眯一会。半小时过后,下午的课程就开始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要不要这样?太拼了!当然我们也有累的时候,也有身体撑不起梦想的时候,会拼,也会调节——也许是晚自习之间朋友一起围着教学楼散个步,也许是放学后不想吃饭几个人去宿管那里买零食,也许是大家一起做个“自制方便面干拌面”,也许是一起偷偷叫个外卖一饱口福。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辛苦的日子,确是充实而可爱。
 
  我不要所谓的“幸运”
 
  虽然在零志愿填了北大,可当时的我并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状元。所以当我黑马般地成为当年江苏省新疆班文科状元,从而直接零志愿录取北大之后,很多人都会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好幸运啊!去这么好的大学!”的意思。可是,我努力的时候你看到了么!!“幸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拿自己的人生当赌注,让自己的付出更廉价。
 
  其实,高三的最后时刻是人心惶惶的极点,填完志愿的我们既要紧张地查漏补缺,又要焦虑着无数种可能的不理想结果。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用一句话安抚自己——“努力总会有成绩”,直到现在我都会这样想,只有将所有的努力都做了,你才会更从容、更笃定地接受所有的结果,一旦从最开始就抱着侥幸的态度,尝试着捷径的行为,可能最后的结果,哪怕是成功你也就真的臣服于别人所评价的“幸运”。
 
  记得当年的高考,江苏数学出奇的难,出了考场,基本上是不想再考试的状态,遇到班主任就狂哭,觉得一切都完蛋了!但是,当我哭完闹完绝望完之后,还是静静地躲到角落背书,这只是第二场考试,如果因为这一场耽误了以后,那我这高考才算是彻底完了……加上当时老师的开导,好友的鼓励,让我更好地渡过难关,也因为这一点小波折,让我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后面几门都发挥出色。所以,当我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会认真地肯定我的努力,笃定地知道这不是幸运的结果,它来之不易。
 
  此时此刻,做最好的自己
 
  就这样步入大学生活。我多次想过要换专业,但我却在慢慢的努力投入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考古学科的魅力,后来更是在诸多分支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有限的生命当中,我们似乎经常会遇到可能不是自己设想中的,甚至不是自己预期喜欢的东西,但是在还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之前,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记得导师有一次开玩笑地评价一个转专业的学生:“连考古学这么简单的都搞不定,其他的怎么会学好呢?”当然,考古学博大精深,不会有几个人会像我大牛导师一样轻松对待,但是这种假设却真的很有帮助。我时常就会逼自己:这么几个墓葬都分不清,再难一点的怎么搞定;这么个小报告都做不好,以后更大的汇报怎么处理;这么个小论文都写得马马虎虎,以后写毕业论文你怎么办……
 
  时常设定这种假设,并不是一定基于现在的就简单,以后的就复杂的处境,而是让自己不要在任何的时候放弃对自己的锻炼,哪怕有时候不情愿,也要让自己的每一步都扎实,都出色,都为更好地自己添砖加瓦。
 
  所以,大学里的我,虽然不敢说是最优秀的,但是愿意努力,去花时间花精力完成好每一步:
 
  一直很时尚很傲娇的我,可以剃个小平头去山东的一个小镇完成为期四个月的考古田野发掘,并写完厚厚的一本实习报告,可以暑假一个月呆在新疆南部一个小县城鲜有人烟的通古斯巴西古城的边缘,见证这个古城马面和多重建筑的叠压现象重现。也许专业上表现并不是非常突出的我愿意花时间在每门课程,认真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成为当年全班绩点第一,拿到“国家奖学金”;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我努力在学校各大活动、演出中崭露头角,并最终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成为《中国成语大会》的全国十二强;在学术上并没有十足自信的我,也愿意攻克一本本考古报告,看器物查史料,把握每次机会增长知识……
 
  也许有一天这一切的一切都远离我了,或者我都不要了,但我还拥有那个有着努力痕迹的,带着韧性的那个更好的我。
 
  像在文章开头所说,现在的我也是学而思网校的一名语文老师,这些故事我也会经常和家长、孩子分享。这些孩子听着我的课,和我一起积累语文知识,增强考试技巧,拓展课外知识,也在我的带领下感受北大风采,学霸世界,他们也常常看我的节目,在电视机前给我支持,为我加油。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的孩子成绩突飞猛进,有的孩子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表了自己的作文,更有优秀的孩子高兴地传来喜报“小达老师,我被我们这里的名校录取啦!”,当然,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也成为2014年度学而思网校优秀教师,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现在的我,研二的学生即将毕业,仍然有迷茫,仍然有诸多的选择,但是在多元充实的生活中,我不想迷失其中,哪怕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也愿意在这个时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哪怕未来我走向一个和现在完全无关的方向,也会有最好的自己相伴,一路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