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愉快是全世界共有的,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声音过敏”现象,但不同人“过敏”的声音不一样。
“刀刮竹子”“指甲划过玻璃”“粉笔划过黑板”“脚湿时穿塑料拖鞋”“塑料泡沫之间的摩擦声”“在生锈的铁盒子上用钥匙划”“指甲在布上刮”“踩易拉罐,然后在水泥地上划”“用手去触摸气球”“牙齿咬毛衣”……
这些声音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讨厌,会让某些人“汗奔、心跳加速、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持续刺激还会让某些人“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单是听到别人对这个动作的描述,都会觉得难受……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些抓狂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听到后浑身感觉不自在呢?
1986年,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对这种凄厉的声音进行研究。
他们从刮黑板的声音中先去除了赫兹数高的声音,但是,那种刺耳的感觉仍然存在。 接着,将频率在1000HZ——2000Hz范围内的声音(1000Hz的声音大概接近于女高音美声中的最高音域)摘除掉,结果令人浑身不自在的声音没有了。对声音的大小也进行了实验,其中没有因果关系。因此,造成听觉不快的是频率为1000HZ——2000Hz范围内的声音。
他们把这种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进行了比较,结果意外地发现,一种猴子在察觉情况危急时发出的尖叫声(警戒声)与这种玻璃黑板的划声极为相似。我们在听到这种声音以后出现的毛骨悚然的不自在感觉,也许是我们人类刚刚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时的“远古记忆”,也就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依然残留着这么一种条件反射。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没法验证。
2011年,德国麦科米迪亚传媒大学的科勒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鲁伊特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请被试者对常见的不愉悦声音进行评级,最后指甲划黑板和粉笔划板子的声音被评为最不能接受的声音。他们还使用了生理手段来检测被试的反应,如心率、血压和皮肤电传导率。被试听到不适的声音时,皮肤电传导率变动很大,说明这类声音确实造成了可观测的生理反应。被试对声音来源的看法也会影响评级结果,如果告诉被试声音来自乐曲,他们感受会好一些。如果被试确切地知道声音来自指甲划黑板,那么就会感到更不适。但是,即使参与者认为声音来自乐曲,并给出了相对好的评级,他们的皮肤电传导率也会变化。
他们发现造成不适的声音频段集中在2000-4000Hz之间,如果移除这些频段的声音的话,听起来就不会那么不适了。先前曾有一些研究显示,耳道会放大某些特定的频率,其中就包括2000-4000Hz的声音。所以他们认为,人类耳道的形状可能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两伙科学家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综合一下的话,就是让人不适的声音频段处在1000HZ——4000Hz之间。
有趣的是,人类谈话的声音频段在150Hz-7000Hz之间,涵盖了让人不适的声音频段,所以某些人的声音,也会让人有“过敏反应”。所以很多人说自己听到某明星的声音就浑身不舒服,或许与此有关。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